第178章 才藝助興
就在所有人都皮笑肉不笑的時候,蘇亦菡本以為自已的這一天會在看戲的過程中過去的時候,喝的搖搖晃晃的逸王,舉著酒杯,一手摟著蕭煜乾的肩膀,站了起來,先是隨著蘇亦菡的方向,咧嘴一笑,隨即用酒杯對準了蘇亦菡,舉杯一口而盡,隨即醉醺醺地說道「本王速來聽聞蘇府大小姐多才多藝,否則也不會讓寧王醉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趁著今日皇後娘娘在,能否讓我這個不成器的皇叔也開開眼啊!」
頓時整個場面都寂靜下來,蕭煜乾剛要開口發怒,就聽見太監又高呼喊道「皇上到。」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不在看向蘇亦菡和逸王倆人,而是望向了地面。
皇上落座之後,蘇亦菡以為這一頁就會翻過去了,可是逸王又繼續站了起來,「皇上,正好說道讓這蘇府大小姐表演才藝,恰巧您就來了,怎麼的,大小姐這您未來的父皇和母後都在了。」
看著蕭煜乾馬上就要發怒了,嘴唇都已經向下抿了起來,眉頭也微皺了起來,蘇亦菡一看趕緊站起來對著梁帝和皇後做了行了一個禮落落大方的說道「皇上,皇後娘娘,民女雖然出生於書香門第,可是自小就對琴棋書畫沒有什麼興趣,若說表演,非但不會助興,反而會掃了大家的興緻,就不拿出來獻醜了。
不過民女知道一人,她的歌舞,定然不會讓大家失望的,而且這是太子選妃,我怎麼會好喧賓奪主呢!」說完蘇亦菡就將自已的目光望向了淺夏,頓時所有的人包括皇後和太子都將目光轉向了淺夏,太子看向淺夏的時候有一瞬間的震驚,她怎麼也來了?可是隨即又調整好了自已的情緒,繼續看下去,看看蘇亦菡到底要搞什麼名堂。
「皇上,民女的歌舞和這位姑娘比起來,那可是自愧不如,不如就讓這位姑娘舞一曲吧!」說完就看見淺夏以一種非常感激的目光看向自已,蘇亦菡對她安慰的一笑,就落了座。
「哦?那就請這位姑娘表演一曲吧!」逸王隻是想找些樂子,但是對於這個樂子是誰,並不重要,更何況這位淺夏姑娘也是一個大美人,說不定還是太子未來的女人,所以也就開口同意了。
淺夏落落大方的走到了中間,行了個禮,一甩長袖,翩翩起舞起來,不愧是紅袖招的創始人,這腰段,這表情,真是勾住了在場所有人的眼睛,太子也為之震驚,一襲明黃淡雅長裙,墨發側披如瀑,一個回身,側旋踢,裙擺猶如花瓣一樣慢慢展開,手中摺扇如妙筆如絲弦,轉、甩、開、合、擰、圓、曲,流水行雲若龍飛若鳳舞。
此時樂聲驟然轉急,淺夏以右足為軸。輕舒長袖,嬌軀隨之旋轉,愈轉愈快,長發猶如瀑布一般慢慢散開,漆黑如布。
隨著淺夏輕盈優美、飄忽若仙的舞姿,寬闊的廣袖開合遮掩,更襯托出她儀態萬千的絕美姿容,所有的人如癡如醉的看著她曼妙的舞姿,都深深的陷入她的舞中無法自拔。
映著大殿鮮紅的場景,淺夏的月色霓裳,更是猶如仙子一般,太子就像是第一天認識淺夏一般,目不轉睛的看著場內的人。
終於樂聲漸停,淺夏的舞步也隨之暫停,留下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大殿之中掌聲四起,驚讚之聲不絕於耳。
淺夏果然有過精心的準備,蘇亦菡知道此點,所以才大膽的推出淺夏來舞一曲,不過就算淺夏沒有準備,蘇亦菡知道,在這種場合下淺夏是絕對不會掉鏈子的。
太子看著場內因為跳舞而氣喘籲籲的淺夏,嘴角一陣抽搐,隨即招來身旁的小廝,隨即吩咐下去,讓他去查一下,淺夏是用誰家小姐的身份進宮的。
吩咐下去之後,太子也就冷眼瞧著淺夏到底會弄出什麼名堂。
蘇亦菡在下面自然是看出了太子的的不自然,嘴角一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又放了下去,等著看好戲,看見一個小廝跑去太子的身邊對著太子的耳朵說了些什麼,雖說聽不清,但是隻看見太子的表情,蘇亦菡就覺得大快人心。
太子又去皇後的身邊說了些什麼,就看見皇後陰晴不定的臉上,揚起了一個不屑的神情,就隻見皇後故作大方的說道「淺夏姑娘是由姜府推薦的,我竟不知是姜府的哪個人,推薦了你這個妙人來啊!真是可心。」
聽著皇後話裡藏刀的語調,淺夏剛要說話,就隻見司徒修站了起來「姑母,怎麼樣,這個淺夏姑娘是由我舉薦的,我初見時就覺得她長得貌若天仙,又多才多藝,不如送給太子哥哥。
正妃自然是攀不上的,不如當個側妃。時常給太子哥哥跳舞唱歌,讓太子哥哥高興高興也是挺好的!
太子哥哥你說是不是!」
皇後聽到司徒修的話,頓時氣得滿面通紅,指著司徒修的鼻子怒叱道:「修兒,平日裡你如何胡鬧姑母都不曾管過你。
怎麼你今日竟如此不知道深淺,今日是你太子哥哥選妃的大日子,你弄一個來路不明的風塵女子來這裡丟人現眼成何體統!」
司徒修被皇後吼的一愣,隨即撒嬌般的說道:「皇姑母,修兒不覺得淺夏姑娘丟人啊,難道她跳的舞不好看?
淺夏,快點再露幾手給母後瞧瞧,就跳……就跳南詔的那個舞吧!」
皇後氣的渾身發顫,眼見著司徒修如此沒有整形,恨不得當場就上去打淺夏幾個耳光,礙於梁帝在場隻能冷著臉哼道:「夠了,不要再跳了!本宮不想看,下去吧!」
梁帝眯著眼看了看皇後和太子,隻覺得二人面色有異,又低頭看了看一臉尷尬的淺夏,忽然哼了一聲:「皇後平日許是讀佛經讀的有些死闆了。朕倒是覺得這淺夏姑娘跳的不錯,隻是不知道淺夏姑娘是從何處啊?
對於做太子的側妃一事可還願意?」
淺夏莞爾一笑,對著梁帝行了一禮,朗聲回道:「民女淺夏,承蒙皇上喜歡,民女感激不盡。民女的師傅早已經去世多年,也是紅塵中一位可憐人罷了,至於姓名淺夏也不太記得了。
至於太子側妃一事,民女不敢高攀,此次進宮隻是為了給皇上皇後講個故事,不知道皇上可否賞臉聽完這個故事?
若是能如願,淺夏此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