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漏網之魚
宋正宜很快就查到了散播傳言的人,的確是住在明菡藏身處的一家住戶。
事情就是那麼巧,他們的小兒子正好是看守天牢的侍衛。
一家人正在院子裡議論街上的傳言,被追查過來的宋正宜聽的清請楚楚。
「娘,你怎麼把我告訴你的事,告訴了別人,還傳的那麼難聽。」
「兒啊!娘隻是和隔壁的王嬸說起過,那日白天發生的事,她也是看到的呀。我們沒有亂說啊。」
「那位公主當時是為了救人,才懲治壞人,可現在滿大街都在說她的壞話。」
「怎麼會這樣?娘說的都是事實,可沒有說她壞話呀。」
「娘,這事,若是公主要追究,查到我們頭上可就不好了。」
「怎、怎麼不好?」
「妄議皇族,輕則流放,重則抄家滅族。」
「她不隻是個民間公主嗎?」
「那也是皇上親封的公主,而且人家本來就是權貴之家的嫡女,更是戶部尚書的夫人。」
男子嘆氣,「我去向劉大人投案自首,看看能不能撇清家人的罪過。」
「不、不行,我和你王嬸兒並沒有說她壞話,隻是閑聊了幾句。不會有事的。」
「可你們的閑聊之語,被歹人聽了去,現在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那、那怎麼辦?我去找你王嬸。」
「娘、別去了。我的罪過最大,我不該告訴你那晚的事情。這事兒就由我一人承擔,別再拉別人入坑了。」
「啊!天老爺啊……」
婦人「嗷」的一嗓子,開始呼天搶地,後悔莫及。
宋正宜走進院子,看到的就是老婦人坐在地上痛哭,一旁的男子臉色蒼白,眼神空洞,絕望的坐在石凳上。
宋正宜走到他們跟前,母子倆都未察覺。
趙為對男子大聲說道:「你是楊小六?」
老婦停止了哭嚎,男子擡起了頭。
「廣、廣平侯。」
他在天牢任職,是見過宋正宜的,知道他的身份。
沒想到人家這麼快就找來了。
「撲通!」
男子雙膝跪地,「我、我是楊小六,見、見廣平侯。」
不等宋正宜開口,楊小六拚命的磕頭。
「侯爺,外面的傳言都是因我而起,與我家人無關。求您放過他們。」
老婦反應過來,眼前的華服男子是來追責的,快速的爬到兒子身前。
「大官人,不關我兒子的事,都是老婦長舌,是老婦的錯,不該與人閑聊,被壞人聽去,是老婦的錯,不要怪罪我兒子。」
老婦說的差點兒背過氣去。
她害怕極了,那日宋時玥對明菡的作為,在她眼前一一閃過。
她懊悔不已,幾句閑言碎語,讓自己的家人陷入那種恐怖的境地。
同時她又慶幸,丈夫和另外兩個子女,此時不在家中,希望他們能夠躲過此劫。
可惜她慶幸的太早了,三道人影出現在院門外。
看到院中的場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父子三人,沖了進來。
「你們是什麼人?光天化日之下,私闖民宅。」
楊小六著急的將老父親拉到身後,「爹,他是廣平侯。」
「廣平侯?」
楊老頭一聽,立刻反應過來,「您是為了街上那些傳言來的?」
宋正宜淡淡的說道:「不錯!」
常年在外行走的楊老頭,是有些見識的。
他跪了下來,「大官人,我家婦人並沒有惡意,街上的惡毒傳言,不是她說的。」
「卻是因她和你們家而起的。」
宋正宜冷著臉,「若不是因為你們議論,怎麼會被他人利用?」
「可、可……」
楊老頭想說他們隻是當做稀罕事閑聊,哪曾想到會引起這麼嚴重的言論。
楊小六捂住了他爹的嘴,不管說什麼都是他們的錯,他們就不該議論。
「侯爺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隨您發落,與我的家人無關。」
「哼!到時候你們再去亂說,我們利用權勢欺人嗎?」
宋正宜是覺得悠悠眾口難堵,他會追查到這裡,隻是想知道散播傳言的人是否針對宋時玥。
不曾想卻是糊裡糊塗的被人利用,真正的善博惡意的人,恐怕正等著他來懲治楊家,正好借題發揮。
楊小六卻是誤會了他的意思,以為他是要殺了全家滅口。
「侯爺,求您饒過我的家人。」
楊小六不停的磕頭,額頭上都磕出了皿。
其他人見狀,也慌了神,跟著一起磕頭。
楊家的院門外,此時圍了好幾個鄰居,竊竊私語。
楊老娘淚眼模糊間看到了隔壁的王嬸。
「大官人,那就是王嬸兒,您可以問問她,我們並沒有惡意。」
王嬸見她指向自己,轉頭就跑。
這在宋正宜看來就是心虛,趙為立刻去追。
「哎呀,哎呀,殺人啦。」
院外響起了婦人尖利的叫聲:「靈毓公主的大哥殺人了。」
楊小六一家呆住了,這個王嬸怎麼和平常不一樣呢?
平日裡王嬸和他娘走的近,說話都是溫溫和和的,從來不會大聲說話,更不會大喊大叫。
是左鄰右舍中最安靜的一個,今日怎麼一反常態,一副潑婦樣呢?
楊小六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侯爺,王嬸才是那個惡意傳播的人。」
宋正宜當然也意識到了,這樣的婦人絕不是善茬,不是楊小六他娘口中,隻是閑聊的普通人。
宋正宜想,趙為出手應該很快就會將那婦人抓住。
哪知隔壁院子裡衝出好幾個漢子,直接攔住了趙為,想讓王嬸兒跑掉。
可趙為的功夫太厲害,將他們所有人牢牢的困在自己的劍招下,「王嬸」始終無法脫身。
宋正宜立刻想到,隔壁院子住的肯定是未被查到的前朝餘孽。
「趙開,你去幫忙,務必將人抓到。」
趙開不動,他走了,侯爺身邊就沒人守護了。
楊小六機靈的說道:「侯爺,可以請城牆上的士兵相助。」
對啊!這裡距離城牆很近。
宋正宜說道:「楊小六不管你用什麼辦法,要讓城牆上的官兵立刻注意到這裡。」
「這好辦!」
楊小六對他爹說道:「爹,大哥,我們去將王嬸家的院子點著。」
宋正宜怔愣之間,父子仨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就將隔壁院子的柴房點著。
城牆上的士兵看到城下的住宅起火,還有一夥人在打鬥,擊響了銅鑼,發出了信號。